冬日,人心思暖,連微信朋友圈的文字也溫暖起來了。
圍爐,今天說來更多是一種象征。傳統(tǒng)意義上圍爐的光亮隱約閃現(xiàn)于歲月深處,人類祖先在荒寒的野外圍一堆火來分享捕獵的收獲,那大概是最原始的圍爐。粗獷的叫喊聲中,眾人圍火而坐,不但可以抵御寒冷,還能將食物烤熟。吃熟食,告別茹毛飲血,乃是人類生活劃時代的大事件。風中頑強搖曳的那一堆火,升騰起文明之光。
如今的物質條件完全不一樣了。喝酒品茗,聚會的熱情與豪邁自有華堂暖屋來妥妥地安放,不用再忌怕天寒地凍。如果要論圍爐的本義,吃燒烤、涮火鍋可能相對接近。與各種精致飲食相比,燒烤和火鍋是不是更豪放一些?是不是還能聯(lián)想到文明起步時代那一堆火?
有一堆火,首先保護你少打點兒寒戰(zhàn),不致凍倒于風雪。如果再有一點可以果腹的東西拿來烤烤熟,這熟食的香氣便是上天眷顧,賜予人們更多的力量與智慧。漫長的歲月中,對黎民百姓來說,過冬意味著過關,御寒是件大事。
小的時候,冬天比現(xiàn)在冷。怎么取暖呢?呵手,跺腳。這當然是笑言。靠譜的還是“圍爐”。放學歸來,我喜歡幫家人煮飯,廚房里暖和,灶膛里的火把小臉映得紅紅的,也把手背和耳朵邊上的凍瘡烘得癢癢的。這算是一種別樣的“圍爐”。
總不能老是坐在鍋邊吧,火爐要是能移動起來多好。這,人們早就想到了,銅爐子就屬于這樣的創(chuàng)造。說是爐子,其實是個竹籃子一樣的金屬容器,有把手,方便拎著挪動,蓋子上刻有吉祥圖案,鏤空的部分正好透氣散熱,吾鄉(xiāng)也稱之為“烘爐子”。要用的時候,先在銅爐底鋪上厚厚一層谷糠或木屑,等飯做好了,把灶膛里未燃盡的柴火弄到爐子里,灰燼慢慢引燃谷糠木屑,熱量就在烘爐子里“焐”著。踏著烘爐子,腳就不冷了,腳暖了,遍體生暖。若要烘爐子的火力勁大一點兒,學問在柴火。棉花稈子的火腳就要比稻草麥秸稈旺很多,木柴最好,木炭的火力持久得多。寒冬里對溫暖的向往,也成了我們去拾柴砍柴的一個動力。
這個烘爐子不僅能取暖,還能解饞。凜冬時節(jié),腳踩銅爐手攏袖,閑看窗外雨雪霏霏,“懶婆娘饞陰天”,就特別想吃點兒什么。覓一小把蠶豆或者棒頭籽子來,丟幾粒在爐子里,聽聞噼啪作響,撥出來,香氣四溢。花生自然是上好的,只是有些奢侈了。
剛參加工作時,校舍多是一些老建筑,冬天取暖主要靠一只煤球爐子。天冷了,后勤師傅就把爐子在辦公室的中央擺好,把白鐵皮排煙管架起來,從窗玻璃上的一個小圓洞伸到窗外去。爐子白天打開,加水換炭,晚上把爐門封起來,這就要照應著。我年輕,理當多干點兒,也就沒少侍弄,當然也就沒少享受樂趣。
一樂來自熱水。爐子上擱一只水壺,吱吱地冒著熱氣,既加溫又加濕,又暖和又滋潤。泡茶喝水,伸手就來。老師們下了課裹著一身寒氣回到辦公室,沾滿粉筆灰的手在熱水里洗一把,乃一大快事,再用“百雀羚”抹一抹,水霧里便氤氳開一團香氣。
二樂就是口腹之享。年底要放假前最忙,批試卷,寫評語,加班加點。碰上個雨雪天氣,各人就帶些熟食或者半成品,在辦公室一起吃,這可是真正的“圍爐”聚餐。聚餐者,一起吃飯,統(tǒng)一進“肚”也。而教研活動的一個基本任務就是統(tǒng)一教學進度,于是大家笑稱聚餐為教研。多年以后,那些蘇式風格的老房子拆了,那個炭爐子也不知所蹤,但這個玩笑話和當年的那些純真明快卻一直鮮活地留存于記憶里。
說到此,好像圍爐的樂趣不是取暖就是吃喝。自然啊,飽與暖,人之大欲存焉。你看,詩人白居易說得很直白,“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幾句的影響力大得出奇。一到冬天,下沒下雪,喝不喝酒,大家都喜歡念叨念叨這首詩。也不一定要喝酒,喝茶也是極好的。南宋杜小山寫道:“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主客圍爐清談,品茗賞梅,雅。
能不能再雅一些呢?當然能!在解決了饑與寒這樣的大困之后,人們精神生活的追求自然就高大上起來。回頭來看,“圍爐夜話”這四個字其實是有出處的。《圍爐夜話》原是一部書,清朝王永彬所撰。寒夜圍爐也并非為了煮酒烹茶,而是一位長者帶領一家人談文論道。“歲晚務閑,家人聚處,相與燒煨山芋,心有所得,輒述諸口,命兒輩繕寫存之,題曰圍爐夜話”。此書談敘生活,品味人生,行文淺易,說理精警。聊列兩條于此,可窺斑見豹。“士必以詩書為性命,人須從孝悌立根基。”“處世以忠厚人為法,傳家得勤儉意便佳。”由此可見這本書的立意多在弘揚為人處世之道。
如此一說,圍爐的意境立馬升華了。不過,一提到圍爐,我還是會油然想起那些小溫暖、小零食,那些舊時光里的小美好。
(作者系江蘇省鹽城中學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3年01月13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kevinchanpho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