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以下簡稱廣以)采訪前,實話說,我特別好奇,這份“好奇”是采訪的原動力。好奇這所專注于理工科的中外合作大學,為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做了哪些努力?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走一條怎樣的獨特創(chuàng)新之路?
去發(fā)現 培養(yǎng)提出問題的能力
廣以籌辦時,以色列理工學院的數學科學院教授帶隊來汕頭,想在一些中學做創(chuàng)新教育。他們去了3所中學,問同一道題的解法,在第一所中學,題目一出來,全班學生都舉手。一問怎么解,大家解法一樣。第二所中學還是這樣,到了第三所中學同樣如此。
“換句話說,一道題,這3所中學所有同學的解法都一樣,但它其實有6種解法。大家不是在思考,而是在背答案。”在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副校長林丹明看來,大學需要對學生的思維做一番新的塑造,在本科階段要注重基礎教學,為學生夯實科學研究的基礎,培養(yǎng)他們的思辨能力。
在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充滿提問的課“長”啥樣?全英語教學模式,保持原汁原味的以色列優(yōu)質教育方法,課堂采取問題驅動。老師們會鼓勵學生提問,讓學生在課堂上不斷思考,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啟發(fā)式、思辨式的全新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打開嘴巴”,敢于提問與質疑目前所知,發(fā)現問題,這樣的課堂富有活力。
傳媒與公共事務部主任李敏說,這種教學方法,更像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提問出真知,實踐出真知,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獲得感、幸福感。
去創(chuàng)新 激發(fā)探究真理的沖動
今年6月,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首屆畢業(yè)生即將離校。回憶起建校之初的情景,副校長林丹明感觸很深。萬事開頭難,辦學的過程中有太多挑戰(zhàn)。從一開始就碰到雙方在辦學理念、辦學制度,課程設計、教學理念等諸多方面的差異。
創(chuàng)新,辦學的法寶。建校初期,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就聚焦環(huán)境保護與能源、食品安全、人類健康這三個與社會和經濟密切相關的領域。以生物技術和食品工程專業(yè)為例,很多人只關注到生物技術,但正如Yigal Achmon博士所說:“生物技術結合食品工程,使得食品成為‘藥品’,造福人類健康。“這個專業(yè)其實跨越了理科和工科,綜合性強、社會需求大,與人類健康關系密切。
在生物技術和食品工程專業(yè)的課堂上,學生們聽老師講解釀酒過程,監(jiān)測腌黃瓜的亞硝酸鹽濃度、紅酒中的細菌含量,探索微生物與食品的關系,在一次次實驗中盡情感受食品科學的“味道”。講原理、做設計、鉆研開發(fā)、形成產品、市場推廣……從實踐中去摸索門道,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學生們愛上了這個專業(yè),在“做”中求得學習真經。
做好番茄炒蛋的秘訣是什么?為什么手握雞蛋而不破?為什么高爾夫球表面凹凸不平?“科學家進名校”科普講座系列是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從2017年就開始堅持的一項活動。學生事務處處長廖學全介紹,每年,學校會組織一批優(yōu)秀的科學家前往中學開展科普教育,將科學知識帶入校園,分析背后的原理,激發(fā)孩子們對科學的熱愛。“做好番茄炒蛋的秘訣是什么”這個講座就是食品工程專業(yè)的老師為了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熱愛想出來的一個辦法,備受歡迎。
去探索 做不停歇的攀登者
材料專業(yè)四年級學生劉宇軒覺得自己很幸運,當初因為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學的哥哥曾經在以色列理工學院做過交換生,得知廣東有這所合辦大學,就建議他報考這所學校。4年來,他不僅克服了語言關,提高了自己的英文運用水平,還找到自己熱愛的研究領域。4年學習中,大量的實驗機會讓他掌握了很多學習技能,他計劃接下來的這一年繼續(xù)留在學校做助教,使自己的學業(yè)基礎更扎實,也為今后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打下更好的基礎。
正是這種思想開放、交流活躍、生機勃勃的氛圍,助力學生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新、去探索,不斷提升競爭力。(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武一)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kevinchanpho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