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黑塞說:“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給你帶來好運,但它們能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作為精神的養(yǎng)料,書籍對人的益處不言而喻。但是,如何吸取這些養(yǎng)料,卻是一個經(jīng)久不息的話題,也有著見仁見智的觀點。在眾多讀書的見解中,我最推崇陶行知先生的主張——“用活書,活用書,用書活”。那么,如何真正把書讀活,讓閱讀為成長賦能呢?個人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深度對話。
把自己擺進書中,同作者對話
楊絳先生曾在《讀書苦樂》中寫道:“讀書就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去串門。”的確,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心血和智慧的結(jié)晶,如同一座包蘊豐富的礦山,讀者如果想要上門拜訪,窺得堂奧,只有像地質(zhì)勘探員一樣,以虔敬之心深入到文本,方能領(lǐng)會到作者的真意、書中的精髓。譬如,讀法國作家安托萬·德·圣·埃克蘇佩里的《小王子》,只有把自己真的浸入到文字之中,才能夠真正理解狐貍心中的“馴養(yǎng)”并不是一種簡單的“飼養(yǎng)并使其順服”,而是“建立關(guān)系”,逐步形成一種“對我,你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對你,我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彼此需要”和“永遠有責任”。讀蔣捷的《虞美人·聽雨》,只有循著亡國之痛沉潛于胸的心音和隱居不仕的氣節(jié),才能完全讀懂詞人“少年聽雨歌樓上”“壯年聽雨客舟中”“而今聽雨僧廬下”的人生況味和郁結(jié)于膺的“故國之思、山河之慟”。
真正的讀書,就是與作者進行思想交流、靈魂對話。但凡讀書,我們都應(yīng)該像教育學者朱永新提倡的那樣:“能不能向作者提出幾個問題,能不能提出幾個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想法,與作者‘殺幾個回合’?這是檢驗讀書成效的重要標準,也是防止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的化愚之道。”
把書和內(nèi)心關(guān)聯(lián),同自己對話
讀書首要的是全心投入,“放空自己”,與文字目視,與作者神遇,理解書中的內(nèi)容,揣悟作者的觀點。同時,又要抽身書外,“切己體察”,不把自己的頭腦當作他人思想的跑馬場,而是用他人的見識來點燃心智,讀出自我心中的哈姆雷特,走向思想的遠方。
最近,在澎湃觀點上看到一篇關(guān)于書店經(jīng)營者向敏的文章,讓我對如何把書與自己聯(lián)通有了更真切、深入的體會。向敏以前在中山市古鎮(zhèn)開燈飾廠,因為讀了美國女作家加布瑞埃拉·澤文的長篇小說《島上書店》,便下定決心要開一家屬于自己的書店。她懷揣在“文化沙漠”中打造出一片“綠洲”的理想,卻遭遇了疫情疊加之下的書店經(jīng)營的重重困境:圖書、商品被偷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幾次被人惡意舉報說“占道經(jīng)營”,電商對實體書店的沖擊……但是,從未受命運眷顧的主人公費克里的經(jīng)歷以及書店讀者的留言像一縷縷微光,不斷地支撐、指引她堅持下去。她在自述中寫道:“島上書店是一間維多利亞風格的小屋,門廊上的招牌寫著:‘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想到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我無意識地潸然淚下。這句話被我印在二樓的墻上。書中還說:‘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無比艱難的那一年,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我希望來到我書店的人,即使是在人生的最低谷,也能在書中找到向上的方法,獲得自救。”正如主人公走出人生困境之后“對生活和書的熱情更加洶涌澎湃”一樣,那些沒能打倒向敏的,最終使她變得更加堅強,也升華了她對人生的理解:“從某種意義上講,我覺得自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雖然我開書店這件事做得不一定成功,但如果你說我失敗了,我也一樣不服。不管再艱難,我還在一直堅持做這個事情,只要能給他人帶去一份撫慰,簡舍書店的存在就有它的意義。”
從向敏的人生經(jīng)歷可以看出,讀書不僅引發(fā)了她的人生轉(zhuǎn)向,也讓她在閱讀中展開了一輪一輪的心靈對話,進而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參悟,構(gòu)建起了精神的寓所,最終達成了生命的安頓。或許,這樣的閱讀,便是我推崇的把文字和心靈、生活真正聯(lián)通的閱讀,也才能帶領(lǐng)讀者抵達精神的遠方,攀緣思想的圣山。
把書移到現(xiàn)實中,同生活對話
讀書要重視入,也要重視出,尤其要善于從文字的揣摩領(lǐng)悟中走出來,切己慎思,聯(lián)物洞事,展開和生活的對話。對此,我的體會和教訓可謂深刻。記得當年上中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名家名篇,朗讀的時候大多是“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只顧哇啦哇啦地念一通,上課的時候則是“嚴嵩做壽——照單全收”,盡量一字不漏地記下老師的講解和分析,于是,對很多作品的理解往往淺表化、標簽化,以至于一說到孔乙己,就會本能地冒出“深受封建腐朽思想和科舉制度毒害”“迂腐不堪”“頑固可笑”之類的詞語,根本不會把孔乙己與自己關(guān)聯(lián),更不會把文學中的形象與生活中的人物進行由此及彼的觀照。
幾年之后,在大學讀書才知道,孔乙己給人的印象并不那么刻板單一:在劉再復(fù)的眼中,他是“貧賤而悲慘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嚴與資格,被社會所恥的下層知識分子”;而在孫伏園的眼中,“《孔乙己》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寫一般社會對于苦人的涼薄”。本以為,對孔乙己的理解也就到此為止,沒想到,最近網(wǎng)絡(luò)上一句“學歷不但是敲門磚,也是我下不來的高臺,更是孔乙己脫不下的長衫”又帶火了“孔乙己文學”,讓我看到了更多關(guān)于孔乙己的個性而精辟的解讀,并引發(fā)了我對如何理解孔乙己的再次思考。
當年讀書的時候斷然難以想到,四十年間,我竟然三次和“孔乙己”相逢,直到過了知天命的年齡,才勉強讀懂“孔乙己”;而最不可思議的是,自己竟然產(chǎn)生了和很多讀者一樣的共情——“年少不懂孔乙己,讀懂已是書中人”。或許,這個事例包蘊著關(guān)于讀書的雙重寓意:一方面,在讀什么上,它讓我們感受到了經(jīng)典的魅力,無論時間多么久遠,經(jīng)典依然能引發(fā)人們的思索;另一方面,在怎么讀上,它告訴我們讀書要“不唯上”“不唯書”,“盡信人”或者“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只有帶著自己的心,“運用腦髓,放出眼光”,把書籍和生活打通,才能真正讀懂書,在讀書中長智慧。
“讀書就是將別人的思想變成一塊塊石頭,然后建筑起自己的思想殿堂。”這是印在梁曉聲《讀書是最對得起付出的一件事》這本書封面上的一句話,也是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對讀書的卓見。或許,只有經(jīng)歷過凝視文字、與作者對話,關(guān)聯(lián)內(nèi)心、與自己對話,聯(lián)通現(xiàn)實、與生活對話的三重境界后,我們才能真正把書讀活,并通過讀書構(gòu)建出更有意義也更為精彩的人生。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科研員)
《中國教育報》2023年09月27日第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kevinchanpho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