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三的備考過程中,“模考”是師生最熟悉不過的名詞。借助“模考”我們可以不斷豐富和調整備考的策略,提高復習質量。
“模考”的首要功能在于“模擬”。通過模擬試題的難度和信度、考試的時長、考試的順序,甚至學生座位的隨機編排等,我們盡可能讓“模考”與高考保持一致,因此,“模考”的試題質量就顯得尤其重要。桂山中學除了參與上級教育部門組織的“模考”,也從學情和校情出發(fā),組織本校教師自主命題,力求在遵循“模考”剛性要求的基礎上,模擬出適合復習進度和學生水平的“校本試題”。
“模考”的另外一個功能是“模式”。我們從“模考”中不難發(fā)現,高考試題的構成、題目的方向、考查的難易度和側重點等,各科幾乎都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模式”。在穩(wěn)中有變的命題要求下,一定“模式”的分類練習,逐個提升,能較好地分解細化復習任務,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進而堅定信心,不斷補充和完善相應的學科知識。同時,對高考“模式”有足夠的認識,教師的教學才能重點突出、詳略得當,而不至于全面發(fā)力卻徒勞無功。
“模考”還有“模范”意義上的隱性功能。所謂“模范”,并不單指在“模式”結束后學生成績的排名,也不只是從分數的分布來衡量復習的質量,我們更應看到學生通過“模考”所反映出來的不畏困難、力爭上游的精神風貌。理論上來說,多頻次的考試必然帶來學生成績的起落,甚至在確定的考查對象范圍內,同樣的群體出現同一類型的波動也在所難免。正是因為這樣,“模考”后要挖掘亮點,樹立典型,尤其要看到學生努力背后的點滴進步,讓學生每一分付出都被看見、被承認、被褒揚,增強他們復習備考的動力。
基于對“模考”功能的認識和體會,結合高考英語的備考要求,筆者提出三點復習備考建議。
一要從情境鞏固語言基礎。經過一輪復習后,學生在詞匯、語法、句型、語段等方面的積累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模考”給學生呈現了大量豐富的語料,學生在完成考試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在特定的語境中進一步檢測和鞏固已經掌握的語言知識。英語高考的閱讀理解、完形填空、語篇填空、寫作等題型,無一不是通過主題語境和情境預設來檢測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教師在指導復習的過程中要創(chuàng)設和豐富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分析理解具體的主題意義,這樣才能充分鍛煉和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要以內容錘煉思維能力。在“模考”中呈現出來的考試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這在英語閱讀理解中表現得尤其明顯。閱讀理解題要求學生在對內容理解的前提下,通過歸納、整合、對比、判斷、推理、預測等思維方式解決相應的問題。這就要求在復習備考過程中,更加關注內容材料背后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更加深入引導學生“知其所以然”。教師應鼓勵學生對題目選項各抒己見,雖然正確的選項往往只有一個,但學生在精研“模考”內容中迸發(fā)出來的辯證思維和批判性思維難能可貴,在放手讓學生充分表達的同時,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也得到鍛煉。
三要悟立意落實立德樹人。育人是學科教學必須承擔的天然使命,英語試題也自始至終貫穿這一立意。通過“模考”的語篇,師生共同感受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人與自我”三大主題語境下的“真”“善”“美”。尤其是在加大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考查力度的導向下,我們應不斷學習和傳承優(yōu)秀民族精神,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這是在學科教學中落實德育涵養(yǎng)的重要途徑,只要多留心、勤整理、深思考,包括“模考”在內的復習內容中就有源源不斷的育人資源。
(作者單位系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21日第7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kevinchanpho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