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未來必將屬于終身學習者,而閱讀必定和終身學習形影不離。
作為一名小學教育工作者,我明白學校閱讀對一個孩子終身學習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可是,學校閱讀應該是怎樣的?作為一名校長,又應該如何探索書香校園建設之路呢?
校園閱讀
成長與蛻變
1994年,我成為一名語文教師。工作的最初6年,我眼中的學校閱讀就是閱讀教科書,而語文教師的職責就是教好語文教科書。到了工作的第二個6年,我的認識發(fā)生了轉變:一本教科書根本不能“包打天下”。
從此以后,中華經典和兒童小說開始進入我的課堂。當看到學生無比盼望每周一節(jié)的閱讀課時,我知道,學校閱讀真的不是只讀教科書的事。
10年一轉眼就過去了。2004年,我擔任副校長一職,分管業(yè)務,開始不遺余力地在校園里倡導“大閱讀”觀,卻發(fā)現并不是所有語文教師都能跟得上,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師都認可這一想法。那時的我,意識到學校閱讀絕不僅僅是語文教師的事。
2006年,我有幸參與一項民間校園閱讀聯盟的工作。在前往內地和香港學校的調研過程中,我有了一些發(fā)現:內地學校的圖書館門可羅雀,香港學校的圖書館卻繁忙有序;內地學校的圖書管理員年老而悠閑,香港學校的圖書管理員則充滿活力且功底深厚;內地的學科教師苦于學校圖書館缺乏好書,也從未想過求助于圖書館,而香港學校的圖書管理員可以隨手拿出圖書館課程,還可以協同學科教師進行教學安排……
10多年的觀察與思考,讓我對學校閱讀的認識不斷加深。內地與香港學校圖書館的差異之大,令我慨嘆“其發(fā)展水平至少相差20年”。我意識到,圖書館不應該是藏書閣,它應該且完全能夠在學校閱讀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我也越來越覺得:
學校是讀書的地方,但不能僅僅是讀教科書的地方;
閱讀是所有教師的事,而不僅僅是語文教師的事;
閱讀是學校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特色、更不能僅是活動;
閱讀和閱讀教學是快樂隨時便利的,絕不是功利強迫費勁的;
學習閱讀還不夠,還要通過閱讀來學習;
圖書館是學校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不是藏之一隅的只供檢查或參觀的場館;
圖書館里的圖書品質非常重要,它們是師生高品質學習和精神追求的重要來源;
圖書管理員應該是學生最信任的閱讀教師,是學科教師最重要的教學伙伴……
如果只用一句話來定義學校閱讀,那么,我的希望是:建設圖書館中的學校,讓閱讀如呼吸般重要且自然。
圖畫書閱讀
“七好”圖書館的探索之路
2010年,組織委派我創(chuàng)辦望湖小學,終于讓我有了實現理想的機會——建設圖書館中的學校。
但是,第一步應該從哪里開始呢?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了兩句話,第一句話來自《國際圖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校圖書館宣言》(1999):學校圖書館因所有人的教和學而存在;第二句話來自兒童閱讀推廣人阿甲:學校閱讀三要素——書、時間、人。
于是,我決定一手建設圖書館,另一手構建閱讀課程。唯有兩手抓,“軟硬皆施”,圖書館中的學校方有可能建成。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曾擔任過圖書館館長,他留下了“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的名言。那么,天堂般的圖書館究竟是什么樣呢?
2015年,教育部等部門聯合下發(fā)《關于加強新時期中小學圖書館建設與應用工作的意見》,指出中小學圖書館要成為學校信息資源高地和師生智慧中心、成長中心、活動中心。
歷經10余年的實踐探索,我們探索出了“七好”圖書館建設模型,即從圖書館的建設、管理、運營三個維度出發(fā),聚焦“好空間、好館藏、好設備、好館員、好義工、好服務、好推廣”七個要素。
好空間:開放友好的閱讀空間。空間能支持多種學習方式與風格,除了中央圖書館,主題連廊、教室、功能室、辦公室等都能成為一個個分館,可以零距離接觸閱讀的個性化空間。
好館藏:多元豐富的館藏圖書。紙質書、音像資料、校本館藏等,迭代更新,校本館藏特別設置學科類和專題類資源,最大限度地支持教與學。
好設備:便捷智能的設施設備。提供適合小學圖書館的管理軟件、指紋機、智能借還機、消毒柜、閱讀觸控一體機、還書箱、流動書車、無線聯網等。
好館員:專業(yè)專職的館長主任。專職人員均得到專業(yè)的圖書館教師課程培訓。
好義工:熱誠充足的志愿者。經培訓上崗的家長志愿者和學生志愿者參與管理和服務,既補充了人力資源,同時也培養(yǎng)了閱讀伙伴。
好服務:周全人性的讀者服務。例如延長服務時間、科學安排借閱時間、利用指紋借閱、豐富專題推薦區(qū)、培養(yǎng)伴讀爸媽等,貼心的服務讓圖書館成為師生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好推廣:有趣有益的推廣活動。例如開學送書、廢紙換新書、圖畫書表演、作家進校園、跳蚤書市、伴讀媽媽等。
“七個好”成就了一座優(yōu)質的學校圖書館,使得師生閱讀更加便捷自由,教與學有了強大的供給與持續(xù)的保障。
科學閱讀與實踐
四大閱讀課程走進學生課程表
但是,有了一座優(yōu)質的圖書館,就是圖書館中的學校了嗎?
當然不是,因為總會有一些行動慢的教師、弱的教師,甚至心里仍有抵觸的教師,他們依然會困守于一本教科書、一間教室、一張課程表。孩子們也因為做不完的作業(yè),刷不完的題,難以走進圖書館。
怎樣帶動這些教師和孩子?我的答案是,一套好課程。唯有穩(wěn)定、持續(xù)的閱讀課程,才能使得教師不管是否愿意,都得跟著一起往前走,閱讀的影響力也才會有累積效應。
為此,望湖小學歷經10余年探索實踐,構建了一套促進圖書館深度應用的“全閱讀課程”。全閱讀課程遵循從“學習閱讀”到“從閱讀中學習”的基本邏輯,由自由閱讀課程、圖書館課程、學科閱讀課程、主題研習課程四大課程構成。
這是在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中的具體探索,它體現出全情景、全人員、全學科、全時間、全體驗的特點,力求實現閱讀內容多元、閱讀方式多樣、閱讀過程真實、閱讀評價客觀,目的是讓教育過程中的所有相關人員參與進來,讓閱讀成為一種風向和氛圍。
?自由閱讀課程
自由閱讀課程作為基礎內化性課程,處于全閱讀課程的中心位置。它在國家關于校園讀物的政策下,經過學校讀物審查委員會的審查,為師生提供國內外優(yōu)質經典的書籍、期刊雜志和數字閱讀資源。它尊重學生自主選擇書的權利,不施加任何壓力,沒有作業(yè),保證每天下午15分鐘在班級持續(xù)默讀的時間,書籍以班級書架或者自帶圖書為主。
圖書館為每個班級書架配備年級推薦書目和報刊雜志,鼓勵各班根據需要自主到圖書館選書。教師無需過多指導,只要能捧起一本書與學生一起持續(xù)默讀即可。自由閱讀課程旨在通過日不間斷的自主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行為與閱讀能力得以內化,最終讓學生愛上閱讀。
?圖書館課程
圖書館課程作為學習支援性課程,主要從圖書館素養(yǎng)、閱讀素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三方面教會學生基礎知識與技能,包括讓學生了解圖書館禮儀,知曉館藏分類與排架,提高借閱能力和效率;教會學生閱讀不同類別的書,學習預測、推論、做筆記、故事三元素等閱讀策略,引導學生掌握閱讀基本技能;學習思維導圖、方格筆記以及BIG6方法,解決學生在收集、選擇、使用信息過程中的困惑,學習基于問題或主題的探究式學習方法。BIG6是一種已經得到普遍應用的網絡主題探究模式,用來培養(yǎng)學生信息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圖書館課程每周每班一節(jié),在圖書館上課,由專職圖書館教師和學科教師協同任教。圖書館課程作為支援課程,不僅教授現有國家課程沒有覆蓋到的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系統(tǒng)的課程學習,讓學生學會閱讀,并養(yǎng)成“泡”圖書館的習慣。
?學科閱讀課程
學科閱讀課程作為應用實踐性課程,旨在實現館藏資源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促進閱讀與學科的有機整合,培養(yǎng)學生學科閱讀的能力,助力學科關鍵能力的達成。
例如,語文學科會根據大單元大主題以及閱讀材料的不同,進行經典誦讀、整本書閱讀、繪本閱讀、主題閱讀的教學探索,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散文、小說、繪本等不同文體的閱讀興趣與能力。數學、英語、科學、美術、音樂、體育等學科,可選擇適宜的圖畫書或其他適用書籍,探索獨立型、融合型和拓展型的學科閱讀課型,定期推出學科閱讀書單,積累學科閱讀優(yōu)秀案例,匯編學科閱讀資源包。
學科閱讀課程提升了所有教師利用館藏資源的能力,并讓教師意識到“通過閱讀學習”的重要意義,也幫助學生通過學科閱讀,培養(yǎng)其精讀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主題研習課程
主題研習課程作為探究創(chuàng)新性課程,旨在打通閱讀與生活的界限,也打通學科壁壘,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通過問中學、讀中學、做中學、省中學,去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問題,體驗閱讀中的獲得感,而探究的過程正是學生成為獨立學習者的過程,習得建立信息的方法和形成批判思維的能力的過程。
10余年的行動研究最終形成建設圖書館中的學校“7+1”模式。其中,“七好”要素強調學校圖書館建設的基本路徑與策略,而“全閱讀課程”體系則是對圖書館深度應用的最好回應。
“七好”要素建設在學校圖書館發(fā)展中是一只“有形的手”,能為學校圖書館帶來顯性變化;而“全閱讀課程”是一只“無形的手”,以課程為導向貫穿了整個學校閱讀文化根基。
“兩只手”相互協調、持續(xù)發(fā)力、統(tǒng)籌推進,使圖書館發(fā)揮適應新時代育人需求的應有功能,發(fā)揮其在保障、服務、改善教學與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方面的最大作用,以及在豐富學校文化、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等方面發(fā)揮最大影響力。
教師閱讀
“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兩種需求是食物和書籍”
通過10余年的持續(xù)行動,望湖小學三個校區(qū)的圖書館運營日漸良好,全閱讀課程不斷完善,我心目中的“圖書館中的學校”初步構建。學校也因此而榮獲各項殊榮,包括全國最美校園書屋、全國最美基層圖書館。
與此同時,我也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無論是圖書館還是課程,學校閱讀究竟對于身處此中的人,產生了哪些影響?
2018年和2021年,第三方專家曾針對區(qū)域內學校進行校園閱讀文化評估以及閱讀成效評估。根據評估,望湖小學各項分值均超過平均分,穩(wěn)居前列;在橫向國際對比中,分值也高于華語地區(qū)和歐美國家。這意味著,學校優(yōu)質的圖書館和相關閱讀課程,對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一位曾讓教師頭疼的“問題生”,后來因為轉學到望湖小學,而愛上了閱讀。這名學生在一次與我的交流中,真誠地說,“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兩種需求是食物和書籍”。
我想,這是學校閱讀帶給學生的最重要禮物,也是最能帶得走的素質和能力。
學校閱讀持續(xù)的實踐研究所帶來的課題和教研成果,也同樣是豐富的。教師主持和參與閱讀課題研究,涉獵閱讀評價、閱讀資源建設、學科閱讀方式等。經統(tǒng)計,學校先后主持或參與閱讀有關的課題達10多項,個人專著6部,相關論文發(fā)表50余篇。許多教師成長為閱讀種子教師和閱讀推廣人。
我校曾有一位教師,從鄉(xiāng)村小學考編到望湖小學。這位教師從最初教數學到改教語文;從幾乎不讀兒童文學到可以滔滔不絕地談兒童閱讀;從最初一節(jié)語文課都不敢占用到畢業(yè)前一周仍帶著學生讀小說;從自卑膽怯到自信滿滿、神采飛揚……我親眼看著她和孩子們一起在閱讀中“拔節(jié)”成長。
還有一位教師,50歲的她沒有太多的教育背景,也沒有圖書館工作經歷。帶著愛人病逝后低落的情緒和想要改變的心態(tài),她應聘到了望湖小學,成為一名圖書管理員。很快,不到5年的時間,她就成長為安徽省最知名的小學圖書館管理專家和資深的圖書館教師。如今,越來越自信的她說,是閱讀開啟了她的第二人生。
我想,這是學校閱讀帶給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和精神力量。
望湖小學不僅培養(yǎng)了一批閱讀種子教師,還孵化了一批優(yōu)秀的圖書館家長義工和種子館長。目前,已經有6位家長義工走上了其他學校的圖書館館長崗位,有效帶動了區(qū)域閱讀健康發(fā)展。
我記得,第一位走上館長崗位的是位普通的全職媽媽,只是因為成為望湖小學圖書館義工,而愛上了閱讀。孩子小學畢業(yè)后,她應聘到另一所新學校擔任圖書館專職館員。她感慨地說,沒想到在望湖小學6年的志愿服務讓她找到了工作,更重要的是,讓她重新找到了自己。
愛上閱讀,是學校閱讀建設的起點,也是終點。“優(yōu)質圖書館+全閱讀課程”,托起的正是這樣一個個自在、舒展、不斷成長的人。
他們中的每一個人,才是“圖書館中的學校”的最美圖譜。
(作者胡冬梅系安徽省合肥市望湖小學黨總支書記)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kevinchanpho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