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上,我讀到了一本非常特別的中國原創(chuàng)圖畫書《我愛媽媽,我愛爸爸》,由朱永新創(chuàng)作,郁蓉繪畫。我接觸過很多圖畫書,但依然被這本書深深地打動了,它讓我想起自己的父母以及父母對我的愛,領我踏上了一段充滿家庭溫暖的情感之旅。
別有新意的書寫方式。我們常常將父親比作燦爛的太陽,將母親比作溫柔的月亮,而這本書卻讓我看到了另一種不同的視角。在開篇,朱永新巧妙地把父親比作“彎彎的、柔柔的”月亮,將母親比作“圓圓的、暖暖的”太陽,并且用紫色象征父親,用黃色象征母親,隱喻著父愛的含蓄堅強和母愛的熱情溫暖——這種親情的表現(xiàn)方式是很有創(chuàng)意的,也能讓讀者很容易產(chǎn)生認同感。
作者又以線性敘事的方式,描繪了一個家庭里孩子的成長過程,記錄了從孕育出生、撫養(yǎng)長大到走向獨立的點滴日常。而實際上,這個故事的底本源于20多位名人回憶父母的文章,每個平凡細節(jié)的背后,都藏著一段雋永的時光。朱永新在他細膩、深沉的文字中,搭建了一個美好的故事。
我不自覺地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沉浸在書中,當我們成年后離開父母時,那是一次積極去探索的離開,是努力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離開,而父母則變成了遠方。當我們想起父母的時候,每一個相伴成長的細節(jié)是那么鮮活生動,而那份情感又讓人如此難忘和不舍。這本書記錄了這種永恒的愛,它是世世代代中國式家庭生活的縮影,這樣的故事打破了年齡、地域甚至時代的界限,讓沐浴在親情中的人們都能夠同頻共振。
充滿創(chuàng)意的設計形式。《我愛媽媽,我愛爸爸》的繪畫作者郁蓉充滿藝術才華,她將創(chuàng)新發(fā)揮到了極致,以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賦予這本書生命。書里藏有很多等待被發(fā)現(xiàn)的細節(jié):護封展開是一份報紙——《爸爸媽媽報》,讓孩子們讀到時聯(lián)想到“爸爸媽媽抱”,跟封面上擁抱的手勢相呼應,這份報紙可以作為正文的延伸閱讀。整本書合上是一本書,展開是兩本書,分別是向左翻的《我愛媽媽》和向右翻的《我愛爸爸》,兩本書“相聚”在大拉頁,可以把這個拉頁想象成一面掛滿全家福的照片墻。
這本書分為母書和子書,母書是爸爸媽媽陪伴孩子長大的內容,繪畫采用鉛筆線條,簡單明了,文字部分像父母的諄諄教誨;子書是孩子長大后回望父母在心目中的樣子,運用剪紙和拼貼技法,色彩斑斕,語氣活潑生動,像孩子對父母稚氣的回應。雙書形式讓父母與子女同時發(fā)聲,充滿互動性的關系在書頁間得到生動的展現(xiàn)。
符合兒童心理的探索式閱讀。除了表層的敘事外,這本書還暗藏著許多線索,每次讀都能讀出細節(jié),品味出不同的情感。母書畫面里有一棵小樹,和孩子一起長大,枝葉漸漸延伸到子書,象征著孩子的成長,以及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書里媽媽和爸爸的形象千變萬化,但無論怎樣改變,媽媽的發(fā)髻上永遠佩戴著一朵和場景呼應的小花,爸爸也總是戴著一副和場景相配的眼鏡。這些暗線和彩蛋,會給孩子們的閱讀帶來更多發(fā)現(xiàn)的樂趣。
在閱讀過程中,我被帶入了一個充滿愛和發(fā)現(xiàn)的世界。這本書不僅適合兒童,也提醒每一個成年人:家庭的珍貴和父母無條件的愛的美好。正如作者所說,“媽媽”“爸爸”是我們最早學會的詞語,“我愛媽媽”“我愛爸爸”卻是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去表達和踐行的情感與行為。
(作者系中國出版工作者協(xié)會原副主席)
《中國教育報》2024年05月29日第10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kevinchanpho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