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最大福利网站,无毒不卡网站在线分享,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

首頁>檢索頁>當前

讓每個孩子成為閃亮的小海星

——探訪海南省直屬機關第二幼兒園

發(fā)布時間:2023-06-11 作者:本報記者 紀秀君 來源:中國教育報

自主游戲時間,海南省直屬機關第二幼兒園(以下簡稱“二幼”)大(3)班的孩子們玩起了“鯨魚舞會”游戲。奕明想把海洋霸主虎鯨放進去,其他孩子都不愿意,因為虎鯨太兇了。奕明極力爭取,說虎鯨會變好的。

奕明的表現(xiàn)引起了教師陳美桂的關注,她多次觀察后發(fā)現(xiàn),奕明平時比較強勢,身上有虎鯨的影子。而奕明對虎鯨說的話,是心理投射,他內心很渴望與小伙伴一起玩。

“海洋動物喚起了孩子的情感共鳴。”園長李琴說,大海充滿未知、想象,就像孩子天生好奇、喜歡探索,有無限發(fā)展可能,“我們的海洋教育,就是要給予孩子追逐星辰大海夢想的力量,讓每個孩子都成為閃亮的小海星。”

海洋品格,涵養(yǎng)孩子家國情懷

“我們是自貿(mào)港開局之人,而收官之人在幼兒園里。”作為海南島的一所幼兒園,李琴擔任二幼園長后,一直在思考:未來30年是怎樣的時代?30年后的孩子需要具備哪些能力素養(yǎng)?

海南是海洋大省,曾經(jīng)的邊陲海島如今正蹄疾步穩(wěn)地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mào)易港。在國家提出“深度融入海洋強國、‘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zhàn)略的背景下,海南教育系統(tǒng)堅持立德樹人,深化“五育并舉”,不斷強化學生的“特色印記”,努力培養(yǎng)更多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和自貿(mào)港建設重任的時代新人。

“國家戰(zhàn)略布局賦予海南島幼兒園的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孩子懷揣著對星辰大海的熱愛和探索求知的夢想去成長。”李琴說,海洋具有開放包容、互動交換、協(xié)同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特征,用海洋文化涵養(yǎng)孩子的品格、賦能孩子的夢想,培養(yǎng)未來社會需要的有創(chuàng)新、開放、包容等海洋品格的時代新人,是海南幼教人落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具體行動。

建設海洋強國離不開海洋教育,海洋文化亦是海島幼兒獨特而寶貴的生活經(jīng)驗的源泉。但調查顯示,海南省有很多幼兒園選用的是內陸城市的教師用書,教師對海島幼兒的現(xiàn)實生活缺乏關注,本土豐富的海洋和海島生活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基于這種現(xiàn)實,李琴領銜的課題組深挖本土海島資源和海洋文化,對海洋教育的課程內容、課程資源、實施途徑等進行了實踐探索,歷經(jīng)10年形成了“海夢教育”的辦園思想,開發(fā)出一套“小海星”幼兒海洋教育課程體系。

一天午飯后,小班孩子思遠和梓宸邊看書邊聊天,繪本里的白鯨喚起了他們去海花島的記憶。思遠指著繪本說:“我在海花島看到了一樣的白鯨。”梓宸說:“我也見到了,身上白白的、滑溜溜的,還游到我面前和我打招呼呢!”兩人對鯨魚的討論引起了同伴的注意,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提出了關于鯨魚的“十萬個為什么”。教師吳小燦捕捉到孩子們的興趣與需要,就在圖書區(qū)投放了很多海洋書籍,讓他們在書中尋找答案。

隨著孩子們對鯨魚的探究走向深入,“鯨魚噴水”成為他們最感興趣的話題。緊接著,一系列圍繞鯨魚噴水的班本活動展開了,他們與父母一起探究鯨魚噴水的原因、形態(tài),去海花島看鯨魚,還制作了波點大鯨魚,玩起了鯨魚噴水音樂游戲。

“對于孩子的疑問,我們從不直接回答,甚至在他已經(jīng)猜出正確答案后,也會引導他一起觀察、討論。孩子在游戲活動中的目光,那種盡心專注,那種盡情盡力,沒有人不為之感動。”吳小燦深有感觸地說,很多時候,不是老師教孩子怎么游戲,而是孩子教老師如何游戲。

這是小海星海洋教育課程活動的一個片段。小海星是海洋中的小精靈代表,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在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中不斷地生成新的自我。孩子也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可塑性強。基于這種奇妙的聯(lián)系,二幼用小海星給課程命名,以“讓每個孩子都成為閃亮的小海星”為育人目標,提出了“有夢想、親自然、樂表達、喜探究、愛運動、能合作”的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回應了‘五育并舉’,把五大領域核心經(jīng)驗融入其中。”在李琴看來,有夢想更多地指向“德”。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而夢想與品德啟蒙緊密相連,兒童夢融入中國夢,注入的是一種家國情懷底色。“海夢教育”就是用海洋文化去賦能孩子的夢想,孩子是“追夢人”,教師是“筑夢人”。

越過圍墻,營造海闊憑魚躍的環(huán)境

將小花園的玩沙區(qū)創(chuàng)設成“海濱樂園”,投放海沙、小帆船、太陽傘等材料,在教學樓創(chuàng)設自然海洋、人文海洋、社會海洋等主題文化長廊;一樓到三樓公共空間分別以海螺、船艦、繪本為主題,展示親子收集的“我最喜歡的海洋物品”……走進二幼,儼然走入一個藝術與科普融合的海洋博物館。

兒童不僅具有自然屬性,也具有文化屬性,適宜的教育應該整合其天性與文化性,與本地區(qū)文化相適應。那么,生活在海島的兒童如何與本土文化互動呢?

“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聯(lián)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這一“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讓李琴深受啟發(fā)。

“波濤之上盡是波濤,海洋具有流動性,如同教育具有不可分割性。”李琴說,海洋教育給她的一個啟示,就是讓孩子的眼睛越過圍墻,讓教育越過學段,讓孩子在海闊憑魚躍的環(huán)境中成長。

基于這種思考,二幼以支持孩子自主探索為課程實施的基本理念,以環(huán)境和活動為孩子學習與發(fā)展的“營養(yǎng)基”,通過不斷反思和改進,形成了打通教育時空、體現(xiàn)海島文化的課程實施方式。   

首先,打通空間上的“墻”,不局限于園內的課程資源,形成家園社協(xié)同育人的大資源觀;其次,打通時間上的“墻”,不僅關注幼小銜接,還要做好小、中、大各學段的銜接;再其次,打通思維上的“墻”,讓和諧的師幼關系、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育人全過程。

越過空間上的“墻”,二幼放眼海島,收集自然、人文、社會等資源,根據(jù)幼兒認知特點,以“人、物、景、情”為線索,圍繞“親海、知海、探海、愛海、護海”目標,構建了海洋意識教育資源框架。比如,親海主要指向自然資源,探海主要指向科技資源,護海主要指向社會資源。

今年3月,二幼與海南省博物館簽約,這是繼與海南省圖書館合作后,家園社協(xié)同育人邁出的又一步。借助省圖書館的支持,孩子們可以把千余冊圖書借閱回家,并定期更換,他們的作品也可以在圖書館布展。

到博物館尋寶,到假日海灘探海,到紅樹林觀察植物……越過圍墻,孩子們的小腳丫越走越遠,他們在與本土文化的對話中成長,也在促進本土文化的再生。

“大的教育觀,聯(lián)結性很重要,就像海洋一樣,海納百川,開放包容。隨著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未來社會各個場館都將是兒童友好場館,共同為孩子營造海闊憑魚躍的成長環(huán)境。”李琴說,她下一個想聯(lián)結的是規(guī)劃館,讓城市建設有更多兒童視角。

師幼共游,讓每朵浪花都綻放

在二幼,教師心中有一種共鳴:幼兒教育就仿佛一個共游的世界,如果把幼兒園、家庭、社會比作大海,那么教師和孩子就是共同游弋其中的大魚和小魚,共游盡從容。

在教師林菜看來,共游盡從容,就是捕捉孩子的興趣與需要,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通過適宜的教育策略支持孩子去探索發(fā)現(xiàn)、想象創(chuàng)造。

“慶微,在不遠處,我看見你興奮地用手比畫著海星,還開心地和朋友聊天。我很好奇,什么事讓你如此興奮?于是,我走過去觀察。原來,你正跟同伴聊著海星身上奇形怪狀的斑點。我驚訝于你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你說,海星有五只腳,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白色的點點像雪花。”林菜在一篇學習故事里寫道。

小海星海洋教育課程有四類活動:自主探究主題活動、海洋小鎮(zhèn)游戲活動、園外研學活動、海洋節(jié)日活動。教師在活動中會靈活使用“感知、喚醒、探究、表達”四環(huán)節(jié)教學策略,并運用檢核表、學習故事、檔案袋等方式,他評與自評相結合,改進課程,助推孩子發(fā)展。

在保教主任張小玫看來,共游盡從容,就是支持孩子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成長,讓他在自己生命的海洋里如魚得水,做一顆閃亮的小海星。

二幼流傳著一個故事:深海中有頭聲頻獨特的鯨,它叫愛麗絲,別的鯨永遠聽不到它的聲音,它也永遠得不到回應。“那些獨特的孩子就好似愛麗絲,他們每一個都是一朵獨特的小浪花,我們要主動尋找與他們同頻共振的方式,讓他們感受到愛和善意,讓每朵浪花都綻放。”副園長張毅洵說。

讓每朵浪花都綻放,不但指孩子,也包括教師。李琴堅信,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有幸福感的孩子。因此,幼兒園要關注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讓教師享受教育生活。“師幼共游,是一種暢游教育生活的樣態(tài)。看上去是一個魚群,但每個人都是暢游狀態(tài),游弋其中。”

而要達到暢游教育生活的樣態(tài),教師需要喚醒自己、賦能自己,成為有較高專業(yè)素養(yǎng)的教師。結合自身成長經(jīng)歷,李琴用三個關鍵詞來描述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路徑。

一是燈塔。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燈塔,它發(fā)出一束束微光,照亮教師職業(yè)生涯前進的方向。培養(yǎng)專業(yè)化的教師首先得有專業(yè)的信念,要幫助教師找尋內心的職業(yè)燈塔。

二是搖籃。專業(yè)發(fā)展是教師內在的專業(yè)結構不斷更新、演進和豐富的過程,要注重指導教師規(guī)劃自身成長,系統(tǒng)開展基于理論素養(yǎng)的學習培訓、基于課題研究的教學研討、基于實踐提升的訪學活動。

三是共游。教師專業(yè)成長離不開孩子,要向孩子學習,教學相長,師幼共成長。基于此,二幼探索早期閱讀教育共同體,將閱讀作為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建設了一個全園閱讀的場域。

教師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當教師日用而不覺地把創(chuàng)新、開放、包容融入育人實踐,孩子也將在這種文化的滋養(yǎng)中被烙下海南“特色印記”,懷揣著對家鄉(xiāng)、祖國的熱愛逐夢未來。

《中國教育報》2023年06月11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kevinchanpho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