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李小偉)為落實《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深入探討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教育教學模式,交流教材使用的經驗,人民教育出版社于4月23—26日在云南省昆明市舉辦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教材經驗交流暨培訓會,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省級及地市級教研員、體育教師代表等近700人參會。
大會現(xiàn)場
會議開幕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體育與健康編輯室主任吳慧云主持。首都體育學院原校長、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鐘秉樞,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譚永平,云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方貴榮,云南出版集團副總經理趙虎,人民教育出版社原體育室主任、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人教版第十二套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教材總主編耿培新,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wèi)生研究所教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健康與教育教席主持人、人教版第十二套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教材總主編馬迎華,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事業(yè)部主任楊躍鋒等嘉賓出席。
譚永平強調,健康是促進人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體育作為提高學生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近兩年來,體育與健康編輯室組織編寫隊伍,編寫了以健康教育內容為主的9冊學生教科書和按運動項目編寫的13冊教師用書,同時配套豐富的數(shù)字資源,已通過多輪嚴格的審查和修改,目前正在做進一步打磨優(yōu)化。新教材重視育體與育心、體育與健康教育相融合,相信未來一定能為我國教育強國、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助力。
開幕式后,鐘秉樞作題為“領悟新課標精髓 育身心健康之人”的大會報告。他表示,培養(yǎng)身心健康之人,要關注人的靈性、個性、韌性、血性、德性,具體到學校體育工作,就是要讓學生動起來、玩起來、跑起來、拼起來、賽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培育時代新人,奠基強國建設。為此,他精心安排互動環(huán)節(jié),帶領教研員們現(xiàn)場沉浸式體驗“啟發(fā)式教學課堂”,就如何提升教研質量,使教學實現(xiàn)育人目標給出生動的答案。場下的老師們積極參與,現(xiàn)場氣氛熱烈,掌聲不斷。
教材是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重要載體,是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支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體育與健康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編著的第十二套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教材歷時兩年,匠心打造,將于2024年9月陸續(xù)投入使用。全套教材包含9冊學生教科書和13冊教師用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根據(j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編寫一至九年級學生教科書,也是首次按照運動項目編寫13冊教師用書,大大豐富了教材內容和教、學、練、賽、評的方法。
會上,馬迎華和耿培新分別作了“用好體育與健康教材 助力健康學校建設”和“人教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教師用書介紹與實施建議”的專家報告,就學生教科書和教師用書的編寫依據(jù)、理念、價值、特點和內容等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
本次會議還邀請多位教材分冊主編和核心作者就體能教材、基本運動技能教材和專項運動技能教材(球類運動、田徑類運動、體操類運動、游泳運動、冰雪類運動、中華傳統(tǒng)體育類運動、新興體育類運動)以及跨學科主題學習教材的構建和實施進行了專題報告。
南京市邁皋橋初級中學教師戴守慧執(zhí)教七年級新教材《影響健康因素多》
為了引導體育教師用好教材,服務課堂,本次會議展示了三節(jié)新教材交流課,分別是七年級《影響健康因素多》、一年級《我們愛運動》和《愛清潔講衛(wèi)生》。三位分別來自南京市邁皋橋初級中學、大連市甘井子區(qū)魅力小學、昆明市盤龍小學的體育教師,以新教材為藍本,創(chuàng)設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構建知識、提升能力、提高素養(yǎng)。
與會專家們紛紛表示,在新課標的引領下,新教材的支撐下,老師們展示的新課堂令人耳目一新,這三節(jié)課都是以活動帶動學生學習,以知識的學習為載體,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反響熱烈,積極參與研討和交流,體現(xiàn)了人教版新教材的編寫理念和特色,為廣大教師用好新教材、上好健康教育課提供了范例、開拓了思路。同時也建議老師們,根據(jù)新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情況,健康教育課既可以在室內上,也可以與運動實踐課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促進健康教育與體育的深度融合。
部分與會專家、代表合影
本次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教材經驗交流暨培訓會圍繞“新課標·新教材·新實踐”的主題,通過大會報告、專家報告、專題報告和新教材交流課,幫助廣大體育教研員和體育教師進一步深入理解課程標準、了解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新教材,并搭建了教材使用經驗的交流平臺。人教社將繼續(xù)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和回訪服務,設立教材研究專項課題,幫助老師們用好新教材,衷心期待未來新教材能真正落地,生出育人之根,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澆灌出身心健康的新時代接班人,為教育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kevinchanpho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